WFU

2020年5月28日 星期四

屁股痛與坐骨神經痛,我是梨狀肌症候群嗎?

作者: 洪辰宇 醫師 (Chen-Yu Hung, MD, RMSK, CIPS)



「洪醫師,我的屁股痛和坐骨神經痛是梨狀肌症候群嗎?」

根據文獻,梨狀肌症候群的盛行率大約佔所有下背痛 / 坐骨神經痛的 0.3-6%,其實不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問題,但幾乎所有的病人都知道這個病,而且要嘛是看網路覺得自己的問題就是梨狀肌症候群,要嘛是被其他醫師診斷是梨狀肌症候群,讓人有種自己存在於另一個梨狀肌症候群盛行率很高的平行時空的錯覺?!這篇文章就來介紹這個常讓醫師和病人都會不小心對號入座的問題。


梨狀肌和坐骨神經的緊密關係





梨狀肌是一塊長條扁平的肌肉,躺在臀大肌的深處,它主要起源自薦椎的正前方,向外連接到大腿骨大轉子的內側。其主要的功能是當髖部向後伸展的時候可以當作髖關節的外轉肌(但相反的,髖部是向前彎曲時它反而是做為髖部的內收肌)。而坐骨神經剛好從梨狀肌的深處走出,所以當梨狀肌有受傷或腫脹時就有可能造成坐骨神經壓迫,而造成屁股痛及類似坐骨神經痛的傳導痛等症狀,也因此很容易和更常見的腰椎疾病(例如椎間盤突出導致的坐骨神經痛)混淆診斷。


梨狀肌症候群的發生原因其實大多有結構問題





梨狀肌症候群的成因可以分為原發性次發性兩大類。原發性是梨狀肌本身的問題,例如一屁股摔倒在地後,在梨狀肌內產生了血腫或是骨鈣化的生成。此外,運動員過度訓練使用後導致梨狀肌肥大也是可能的原因。也有報告提到有患者在下肢手術後因為代償使用另外一側而導致梨狀肌肥大。次發性是梨狀肌本身以外的原因造成的梨狀肌症候群,例如最常見是在梨狀肌附近有腫瘤壓迫。




2018 年有一篇相當好的針對梨狀肌症候群的影像學研究,總共在十年間納入 116 位被懷疑是梨狀肌症候群而且也排除了腰椎問題的病人,這些病人都接受了核磁共振(MRI)或電腦斷層(CT)的檢查,看看到底這些病人的梨狀肌發生了什麼事?結果有高達 64% 的病人在影像下可以發現有結構的異常,其中大約八成是次發性的問題,只有兩成是原發性的問題,次發性問題遠比原發性常見!

最常見的次發性原因就是有「東西」壓迫了梨狀肌或坐骨神經,尤其是腫瘤(這也是為什麼屁股痛的病人洪醫師習慣上都要拿起超音波探頭掃一下的原因)。




這篇研究告訴我們,如果好好的作理學檢查,並排除掉腰椎的問題,其實這些診斷為梨狀肌症候群的病人去做影像檢查有很高的機會可以找到背後的結構性病因,梨狀肌症候群就再也不是那麼模糊而且難以診斷的疾病。


薦髂關節不穩定也是梨狀肌症候群的原因之一


不過,剩下百分之 36% 那些看不出結構異常的病人呢,他們的病因是什麼?這篇研究沒有再深入追究。根據前人的經驗,薦髂關節不穩定是常見的原因。梨狀肌因為橫跨薦髂關節,因此和薦髂關節周圍的韌帶一起有穩定薦髂關節的功能。當韌帶受傷導致薦髂關節不穩定時,梨狀肌就被迫要做更多幫忙穩定的工作,因此就會一直緊繃起來無法放鬆。

此外,有些不良的姿勢或習慣也和梨狀肌症候群有關,例如長時間久坐導致梨狀肌被壓迫;或是長時間翹二郎腿導致梨狀肌一直處於縮短的狀態,最後就變得無法放鬆。


梨狀肌症候群的治本療法


如果有明顯的原發性或次發性結構問題,例如有腫瘤,就得直接針對其作處理。如果沒有結構問題,與其不停的對梨狀肌做治療,例如伸展運動、按摩,甚至針對梨狀肌做類固醇注射、肉毒桿菌注射、震波治療 ...... 等等,還不如去找尋梨狀肌緊繃背後真正的原因。

針對薦髂關節不穩定這個最常見的原因,可以在薦髂關節內及周圍的薦髂韌帶使用增生療法做治療,局部注射高濃度葡萄糖水或是自體血小板生長因子(PRP)。當韌帶在接受注射後恢復原本的健康,薦髂關節就會重獲穩定,梨狀肌就能真正的放鬆,這才是治本的方法。

另外,有些病人的屁股痛,醫生沒有做詳細的理學檢查就說是梨狀肌症候群。但如果仔細去觸診,再用超音波去對照會發現,其實有壓痛的肌肉並不是梨狀肌,而是其他的深層髖部外轉肌(deep six),例如閉孔內肌,這時病人的問題其實應該稱為所謂的深層臀部症候群(deep gluteal syndrome),必須針對閉孔內肌去做治療,而非一昧的去治療梨狀肌。


詳細的理學和影像檢查才能確定病因


梨狀肌症候群是個很常聽到但卻不是真的那麼常見的問題,所以必須要先排除更常見的腰椎問題。詳細詢問病史、作理學檢查,最後輔以影像學的檢查,通常病因就會水落石出。一但有了精確的診斷(不管是結構問題還是關節穩定性問題),要解決疼痛就不會再毫無頭緒了。


參考文獻和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