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8年11月27日 星期二

增生療法常見問題 Q&A

作者: 洪辰宇 醫師 (Chen-Yu Hung, MD, RMSK)



什麼是增生療法?


增生療法是一種注射治療,它透過刺激身體自然的修復反應來強化因為創傷或過度使用而變得不穩定的關節。當關節周圍的韌帶或肌腱發生扭 / 拉傷,或甚至撕裂傷時,關節會因此而變得不穩定並產生疼痛。

傳統的消炎止痛藥物或手術方式並非著重於治療疼痛的真正原因(root cause),因此常常無法長久緩解疼痛。反之,增生療法可修復因受傷而變的脆弱的肌腱或韌帶,因此能恢復關節穩定並改善疼痛。


增生療法的機轉是什麼





人體受傷組織的修復過程包含發炎期、修復期、重塑期共三個時期。發炎並不如想像中惡名昭彰,而是受傷後自然修復反應的第一個步驟。三個時期如同鏈鎖反應般環環相扣。身體的修復比想像中曠日廢時,最後的重塑期可以長達兩年的時間。

修復是否完全受許多因素影響。其中,組織的血液循環是關鍵性因素。人體的軟組織如肌腱韌帶常常沒有充足的血流供應,因此受了傷很難好。做個比喻,我們吃五分熟的牛排,常常一刀切下去還有血色的肉汁流出,但牛筋牛腱切下去卻不會流血,這就是組織內血流供應多少的差別。

增生療法透過注射刺激性物質誘發受傷組織產生輕微的發炎反應,因而帶動人體自然的修復鏈鎖反應,因此組織可恢復強健,疼痛也能獲得改善。


增生療法使用的藥劑是什麼?





其實過去六七十年以來在美國用過的增生療法藥劑種類相當多,也常合併一起使用,例如上個世紀的英國骨科大師 Cyriax 所使用的 P2G,成分就是由酚、葡萄糖和甘油所組成。但是因為刺激性和副作用較強,目前已愈來愈少使用,

高濃度葡萄糖水有取得方便、效果好、無副作用等優點,現已成為增生療法主流注射藥劑。高濃度葡萄糖水因高滲透壓的關係,注射到受傷組織會引起局部細胞脫水破壞,誘發局部發炎反應。 有了發炎反應這個身體修復所必需的第一個步驟,後續修復反應就會被帶動起來。

還有一種治療叫「自體血小板PRP」,是抽取病患自己的血液,離心後取富含血小板的血清,再注射到受傷的部位。因為血小板內有大量的生長因子,PRP 的作用機轉較葡萄糖水更為直接,效果更好。

雖然廣義上的增生療法包含 PRP 注射,但現在我們說增生療法通常指的是高濃度葡萄糖水的注射,而不把 PRP 算在裡面。不過兩者其實都是幫助修復的治療,我們現在統稱為「再生注射regenerative injection therapy, RIT



甚麼樣的狀況適合作增生療法呢?


舉凡各式肌肉骨骼系統的疼痛,都適合作增生療法,以下列出常見的適應症:
  • 肩關節:肩關節扭傷、肩旋轉肌袖撕裂傷、肩夾擠症候群、肩關節不穩定、肩關節盂唇損傷
  • 肘關節:網球肘、高爾夫球肘、肘關節炎
  • 腕 / 手關節:腕關節扭傷、三角纖維軟骨損傷、手指退化性關節炎
  • 髖關節:髖退化性關節炎、髖關節盂唇損傷
  • 膝關節:膝退化性關節炎、前 / 後十字韌帶損傷、半月軟骨損傷、髕骨肌腱炎、髕股疼痛症候群(髕骨外翻、跑者膝)、貝克氏囊腫、慢性膝痛
  • 踝 / 足關節:踝關節韌帶扭傷、踝退化性關節炎、足底筋膜炎、阿基里斯腱肌腱炎
  • 脊椎:頸椎甩鞭症候群、巴劉氏症候群(頭痛、頭暈、耳鳴、鼻塞、眼窩痛)、慢性頸椎疼痛、膏肓痛、下背痛、薦髂關節疼痛



增生療法的治療過程是怎麼樣的?


注射的主要成分是高濃度的葡萄糖水,會添加少許的麻醉藥以減少注射過程的酸痛感,絕對不含類固醇(因為類固醇的強力抗發炎效果會抵消掉增生療法的修復效果,故絕對不會添加)。

通常於入針前會在皮下作局部麻醉,所以打針過程的疼痛大多數病人都可以接受,較多只是感覺到痠脹感。對長期忍受慢性疼痛的病患來說,注射的疼痛相較之下不算什麼。

另外,增生療法的治療過程可結合超音波導引,注射過程隨時看到針,讓針精準去到我們要治療的目標,讓治療更加安全及有效。




要強調的是,增生療法通常非一針式的治療,而是多點注射。因為關節周圍的受傷通常不會只有一條韌帶受傷,而是這邊受傷一點,那邊受傷一點,必須要完整治療才能恢復「生物張力完整性」,這個觀念被稱作「周全式增生療法」。

沒有經過訓練的醫師通常都是一針式的注射,因為他們以為只要將注射藥物從傳統的類固醇換成高濃度葡萄糖水就好,殊不知增生療法的治療觀念是完全不一樣的。



增生療法有無副作用?治療前後之注意事項?


因為注射的內容物只是葡萄糖,是身體原本就有的物質,所以除了罕見的藥物過敏和注射處感染,不需擔心藥物本身副作用的問題。

注射部位於治療後通常會有兩三天(有的人會到一周)的痠脹痛的感覺,這是正常現象,通常會隨時間逐漸改善,可以搭配熱敷,或是服用不含消炎成分的單純「止痛藥」來舒緩症狀因消炎藥會抵消增生療法之療效,注射前三天、及注射後兩週內應避免服用消炎止痛藥。

治療後日常活動正常,應攝取足夠營養,包含蛋白質(魚、肉、豆、蛋、奶,建議每天最好攝取 50-100 g)及維生素B, C, D等,並有充足的休息及睡眠,以加速修復過程。



增生療法的療程需要幾次


因每位病人的疾病、嚴重程度、修復能力不同,療程總共需要幾次治療很難一概而論。有些病人僅需一次治療即可大幅改善其症狀,但一般來說需要約 3 ~ 6 次。每次治療約間隔 2 ~ 6 周,也就是平均一個月治療一次。

不管療程總共幾次,通常每一次的治療都會感受到進步,不管是疼痛程度的緩解,自覺關節的穩定性,關節活動度的增加,或是力量的恢復。

另外,常常有病人問增生療法的效果可以「撐」多久?事實上增生療法並非像類固醇或消炎藥那樣只是症狀治療,而是從根本去修復受傷的組織,因此如果有改善,效果大多會持續。




增生療法有醫學實證嗎


其實在西元 2000 年前,(葡萄糖水)增生療法的相關研究只有零星幾篇,也許這是因為葡萄糖水非常便宜,沒有商業利益,因此沒有藥商贊助的原因。近年來,在許多醫師的推廣之下,葡萄糖水增生療法的研究愈來愈多。

美國 Dr. Dean Reeves 的網站對增生療法的醫學研究有詳盡的整理。目前的結論是支持其療效的。個人也有一篇關於葡萄糖增生療法在膝關節炎的的統合分析meta-analysis,結論也是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