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8年11月15日 星期四

膝退化性關節炎,不開刀的治療選擇

作者:洪辰宇 醫師 (Chen-Yu Hung, MD, RMSK)



中老年患者膝關節疼痛就診,常聽到的回答就是「軟骨磨損」或是「膝蓋退化長骨刺」,這是醫師單純就 X 光看圖說故事最容易給的答案。但是 X 光只能看到膝關節的骨骼結構,周圍的軟組織都被忽略了,這樣的說法真的就是膝關節退化的全貌嗎?


骨刺?軟骨磨損?


其實軟骨並沒有神經,所以軟骨磨損不會有感覺,除非已嚴重到軟骨被磨光而大腿骨直接去碰小腿骨,否則不會造成疼痛。另外骨刺(骨質增生)其實是身體因關節不穩定自發長出來增加膝關節接觸面積的「幫手」,骨刺本身也不會造成疼痛。

軟骨磨損以及膝蓋長骨刺這兩件事是 X 光看到的事實沒錯,但這是結果而不是病因。真正造成疼痛的原因並不在 X 光上。


膝退化性關節炎真正的病因是?





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真正病因是膝關節有東西受傷了,因此而導致的「關節不穩定」。膝關節穩定性的來源包含了:

  • 膝關節周圍的肌肉群:膝關節周圍的肌肉除了帶動膝關節之伸屈等動作,還承擔了動態穩定者的腳色 
  • 關節周圍的韌帶系統:韌帶系統是膝關節的靜態穩定者,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十字韌帶。十字韌帶包含了前、後十字韌帶兩條,在膝關節內部連接大腿股骨和小腿脛骨,負責小腿相對於大腿前後,內外以及旋轉三個平面的穩定性。
  • 半月板(或稱半月軟骨):半月板有內外兩個,擔任避震緩衝的腳色,形狀如其名呈現兩個半月狀,可增加大腿股骨和小腿脛骨的接觸面積,因此能平均分散衝擊力。半月板平常穩定的座落在小腿脛骨表面,但若有受傷其功能就大打折扣,甚至可被擠出關節外,而喪失其避震器之功能。

當韌帶系統或半月板受傷後,也許一開始因為還有肌肉這個動態穩定者的幫忙而並未造成症狀,但隨著年紀漸長,膝關節周圍的肌力逐漸下降,關節不穩定的問題就開始被突顯出來。於是病人開始覺得膝蓋痠痛無力,蹲不下去或站不起來,上下樓梯困難等,時間久了關節軟骨也開始磨損,結果造成我們在 X 光上看到的問題,這才是膝退化性關節炎的全貌。

事實上運動傷害導致的急性韌帶斷裂 / 半月板損傷會導致膝關節提早退化,這已是醫學界共識。但是日常生活使用所累積造成的小和慢性功能減損反而被忽略了。這可能是因為單純的韌帶鬆弛無法用 X 光或核磁共振(MRI)看出。




有經驗的醫師使用超音波的動態檢查就可以評估韌帶的鬆弛程度,例如上方的後十字韌帶動態影像檢查,可看出雖然後十字韌帶看起來還算正常,但膝關節非常不穩定(晃動得很厲害)。


有什麼治療方法嗎?


看了以上介紹,就知道治療的重點是修復膝關節周圍的受傷組織,重新恢復關節穩定性。增生療法和自體血小板注射都能達到此目的,在膝退化性關節炎進展到最嚴重之前,都可考慮先使用這樣的治療方式。

增生療法治療膝退化性關節炎的研究已相當多,例如最有名的一篇 Dr. Rabago 的研究,納入的個案包含各級退化(也就是包含最嚴重第四級骨頭磨骨頭的狀況),除了隨機控制的設計之外,還分成三組去比較增生療法、生理食鹽水注射以及運動的效果,結論是不管是疼痛的改善、功能的進步以及膝關節僵硬程度的減輕,增生療法組都是有效的,且都比其他兩組的療效好。

Dr. Rabago 還有另一篇研究追蹤了 2.5 年,結果顯示這些接受增生療法治療的膝退化性關節炎患者,有高達八成的比例(53/65)在治療後2.5年的期間仍有持續改善,代表這並不是像類固醇或消炎止痛藥一般短暫的症狀治療,而是從根本去治療疾病本身。




此外,包含本人的兩篇醫學研究(上圖 ),目前已有多篇統合分析的結論支持增生療法及自體血小板(PRP)對膝退化性關節炎的療效。如果能根據病人的實際狀況量身訂做注射治療策略,以超音波導引的方式確定針都有實際治療到該治療的部位,相信療效會更加的顯著。